百姓生活网j9九游会官方登录-九游会j9娱乐平台 2023-07-19 15:05:29 编辑: 周嘉
近日,在扬州大学文学院中敏报告厅,一群两鬓斑白的老同学在这里聚会。“老文科楼已经翻新了,楼前面的水杉都长这么粗壮了啊!”“四十年了,你还是像当年一样的健谈……”“老师,您好!您还记得我吗?”
这是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(现扬州大学文学院)1979级毕业四十周年聚会,30多位年逾花甲的学子从五湖四海赶来,奔赴一场青春之约,共话师生情。
“老师们的教导历历在目”
阔别四十载,同窗再聚首,桃李归来,还是彼此记忆中的模样。重回校园,30多位年逾花甲的扬大毕业生再走梧桐大道,重回半塘池畔,望着校园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一草一木,内心感慨万分。
见面会开始了,师生相对而坐,共话当年,坐拥温暖。
龄高耄耋的张泽民老师和李坦老师眼里满是深情:“看到大家也都是花甲之人了,我们怎么能不老啊!你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看望我们,这是我们的幸福啊!”“还能再看到阔别多年的同学们,有种桃李满堂的美满。”
“老师不老!学生也不敢老!”“当年老师们的教导还历历在目,再看到老师,感觉自己还是那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!”同学们说。
师生一道回忆起四十年前彼此相处的点点滴滴。“今天再见到同学们,大部分还能够一眼认得,那是兄弟一般的情缘,格外的亲切。”
“回到母校,回到老师身边,我们就像游子回到了家。五十年的时候,六十年的时候,我们还要回来,祝愿老师幸福安康,等着我们的再度相逢!”
当年的辅导员刘从富老师深情回顾了当年与同学们同吃同住、带领同学们成长的难忘岁月;畅谈了四十年来与同学们保持联系的快乐,共享大家工作中的收获、生活中的乐趣。
校友表达对母校的美好祝福
校友李昌集1978年毕业后,留校做了班主任,只比学生高一届。“还记得当年和昌集老师经常一起约球,经常一打就是一下午,那叫一个酣畅淋漓!”“是啊,当时李老师总喜欢往我们宿舍钻,我还打趣说干脆搬来睡一起呢!”学生们回忆道。
刘从富老师感慨不已:“当年刚工作时,我的年龄跟大家差不多,当时留校任教成为大家的师长感到很幸运,还能在四十年后和大家欢聚一堂,这无疑是更幸运的事!今天的你们,多半已在家享受儿孙环绕的退休生活,但是曾经的你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,是最积极向上的弄潮儿,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!”
会上,校友高桂喜向学院捐赠书籍,以此鼓励后辈学子多阅读,勤学习,助力文脉赓续。
校友王光文精心制作了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一枚设计精巧的彩色纪念徽章。徽章以原扬州师范学院的南大门为背景,凸显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,唤起当年美好的校园记忆。山高水长,岁月如歌,一枚小小的徽章,凝聚着四十年的同学情谊。校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美好祝福,感念母校的培育之义,感谢老师的载德之恩。
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怀军、院长王定勇在会上,向校友们介绍了文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,深情邀约校友们“常回家看看”。
来源:扬州网